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73.教导灵也贴近他们左侧,只是更往前。这些灵人也指责他们,但较为温和,然后教导他们当如何生活。他们看上去同样黑黑的,但不像前者那样如同乌云,而是像披上麻布。
他们被称为导师,前者被称为惩罚者。当这些灵人出现时,天使灵也会出现。他们坐在头部,以自己的方式充满它。天使灵的存在被感觉为一种柔和的呼吸,因为他们唯恐任何人因他们的靠近或流注而受到一丁点疼痛或焦虑。他们控制惩罚灵和教导灵,防止前者对此人造成的伤害超出主的许可,并要求后者讲说真理。
当一个惩罚灵与我同在时,天使也在场,不断使我的脸保持欢笑,使我嘴唇周围的区域向前推挤,我的口微微张开。当主允许时,天使很容易通过他们的流注做到这一点。他们说,他们的同在使得他们星球的居民就具有这种面部表情。
3736.“使我平安地回到我父亲的家”表示甚至到了完美合一的程度。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:当论及主时,“我父亲的家”是指神性本身,主自成孕的那一刻起就拥有这神性本身;“回到那家”就是回到被称为“父”的神性良善本身。这神性良善就是“父”(参看3704节);显然,“回到那家”是指合一。当主说祂从父出来,来到了世界,又要往父那里去时,主所表相同。也就是说,祂从父出来表示神性本身取得人身或人性;祂来到世界表示祂就像一个人;祂又要往父那里去表示祂要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。这就是主在约翰福音中所说这些话的意思:
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祂原先所在之处。(约翰福音6:62)
又:
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,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,又要往神那里去,就对他们说,孩子们,我还有一会儿同你们在一起;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。(约翰福音13:3, 33)
又:
现今我往差我来的那里去,你们没有人问我,你去哪里?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;我若不去,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;我若去,就差祂到你们这里来。一会儿你们就看不见我了;再一会儿你们还要看见我;因我往父那里去。(约翰福音16:5, 7, 16-17)
又:
我从父出来,到了世界;我又离开世界,往父那里去。(约翰福音16:28)
在这些经文中,“往父那里去”表示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。
4946.一些灵人活在肉身时吸收了这种观念:人不必关心那些涉及内在人的事物,因而不必关心属灵事物,只关心那些涉及外在人或属世人的事物就可以了。他们之所以这样想,是因为更内在性质的事物妨碍了他们生活的快乐,造成不适。他们作用于我的左膝,前面略高于膝的地方,还作用于我的右脚底。我在他们所居之地与他们交谈;
他们说,他们活在肉身时所持的观点是:只有外在事物是活的,他们不明白何为内在事物。所以,他们只知道属世之物,不知道何为属灵之物。于是,我蒙允许告诉他们说,他们已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把若他们承认内层事物,因而允许它们进入其思维观念,就能从灵界流入的无数事物拒之门外。
我还蒙允许告诉他们说,人的每一个思维观念中都有无数事物;这些事物在人,尤其属世人看来,无非是一个简单的整体;而事实上,其中有无限事物从灵界流入,并在属灵人里面产生卓越的视觉能力,他凭这视觉能力能看到并发觉某事物是否是真理。而且,由于这些灵人怀疑他们所听到的,所以这事便通过活生生的经历向他们说明了。一个观点被呈现给他们,他们将这个观念仅仅看作一个简单的整体,因而看作一个模糊的点(像这样的代表在天堂之光中很容易被产生)。当这个观念被打开,同时他们的内视也被打开时,一个通向主的整体就显现出来了。他们还被告知,良善与真理的每一个观念都是这种情况;也就是说,它是整个天堂的一个形象,因为它来自主,而主是天堂的全部,或被称为天堂的本质真实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